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二章雲: (18)

關燈
匯聚,士大夫們也常常在此居留。

同裏人王石林侍禦還是舉人時,曾在那裏客居,住在撫州公寓的西偏屋。其正房素傳不安靜。在侍禦來之前有個同郡的某君在正房居住,白天能見魑魅,夜晚童仆驚哭,被攪擾得無法安寧,因畏懼而遷走了。某君一走,侍禦決定搬進正房下榻。眾人都將情況對他講了,侍禦鎮定得很。時間一長,一點怪異的事情都沒發生,兇宅於是變成了吉宅。

另外,侍禦所居住的地方,一向有所謂的“三聖公王”,歷來能禍害人。當地民眾做了一個小石龕將其雕像安置在裏面,逢時過節的供奉十分恭敬。有人動了石龕旁的樹木、石頭,或語言不敬,總會立即被射死,輕的也弄殘廢,發生這種情況的已有多人。侍禦的兒子典華孝廉兄弟,當時很年少,聽說後很憎惡。來到石龕前羅列數其罪行,取出雕像劈碎燒了,將灰燼撒到糞坑中。眾人都很恐懼,說是神發怒不可預測,將事情告訴了侍禦。侍禦笑笑置之不理,最終也沒發生什麽事。後來神托夢給鄰人,求他再做一個新的雕像。鄰人重新立了雕像,至今香火不衰,但原先那種動不動就禍人的囂張氣焰已消逝了。

非非子說:說得對呀左丘明的話,確實“妖由人興”(譯者註:《左傳莊公十四年》:“人之所忌,其氣焰以取之,妖由人興也。”比喻怪異現象是由於人不正常而造成的)!從侍禦父子的故事來觀察,也可從中看出這個道理了。是他們的正氣所震懾嗎?抑或是貴達之人的征兆?所謂“三聖公王”,搞不清是個什麽神,這個稱號本身就很不本分。我們郡下鄉裏處處都有這個東西,大多能祟人。深究它的所作所為,大概屬於厲鬼之類。考察被它禍害過的,都是些將要衰敗的人。還能化為神燈,燈光顏色淺綠與正常火焰不同,離地尺把高,隱隱顯示出腳跟,像是人提著燈籠走路,時明時滅、時多時少不一定。走夜路的人常常能見到。我童年時陪同太夫人的板輿(譯者註:板輿,一種供老人乘坐的、由兩人擡的木制小轎,類似今天南方的“滑竿”),從信州回家。離家還差幾裏地,天就黑了,又沒處能弄到火把。忽見前面出現了神燈,相隔一丈左右,引導著轎夫前行。又追它不上,全靠它認路。等到了本裏的大門就消失了。這時家僮已捧著書在路邊迎接。神燈消失的地方,就有本裏供奉的三聖龕。啊!三聖對於我,算是有恩惠,我也將其視為神了。如侍禦兒子的做法,則是出於洩公憤了,這種義憤能讓人膽壯。

☆、東岳府掌薄

原文:

明末,成都有仕宦至卿貳者。其子年十九,忽暴病死。逾數月,其父夢之,雲:“兒生簪纓之家,長紈袴之窟,席豐履厚,固已久矣。近為東岳府君皂役,既賤且勞,備諸苦況。而某吏部之子亦與兒共事。前數月,有新任判官,生時與吏部有舊,即轉其子為內班,今覆轉為錄事矣。吾父姻黨多在當路,獨不能囑托,使為兒免此役乎?”父覺而傷之,百計圖營,然明冥異路,無可為也。於是作書千餘言,焚於東岳廟,大約求東岳君照拂其子也。

覆夢子來告曰:“吾父書為門者所格,幸未達於東岳君;不然,且獲罪。東岳君豈可幹以私者乎?兒今探知寅伯父張虹當為東岳府掌簿,於某日受事。宜速往,賂以錢二萬,求其轉斡,則兒獲免此役矣。”父覺而憶之,因思:“張,吾至交也。些須之求,庸必賄乎?且事屬虛渺,恐徒費無益。”第造張言之,而不覆以賂往。張愕然曰:“吾其死乎?果有是,不煩叮囑矣。”父再拜而退。至期而張果死。

十餘日後,子覆於夢中告父曰:“吾父吝費,不惟無益,且受其虐矣。兒屢謁張公,求以猶子之禮見,俱為閽者所叱。最後見之,張公怒言:“吾與爾父偶爾同官,聲勢依倚,初無天倫骨肉之愛,覆鮮金珠幣帛之交。即使陽世請托,亦不能耽無賄之令名,而為之委曲,況幽冥之間,時異勢殊。吾既與爾父無情,則爾亦於我無涉,與眾役等耳。而冥法不可輕幹,公門不可私謁,爾屢犯焉,法不可貸。不然,府君聞之,且謂我門如市也。”杖兒三十而逐之。兒前者之言,蓋逆知有今日也。倘賂之,何以至此?即吏部子之於判官,亦非托諸空言者也。”遂掩泣而去。父為之大恚而覺,遂郁結成疾,數月亦死。

譯:

明朝末年,成都有個當官的官至“卿貳(譯者註:卿貳,僅次於卿相的朝中大官。即二品、三品的京官,形成一個階層,稱為“卿貳”。卿是指大理寺正卿等三品京堂,貳是各部侍郎)”。他的兒子十九歲時,忽得暴病而死。過了幾個月,托夢給父親,說:“兒生在高官顯宦之家,長在富家子弟之群,生活優裕,長期習慣於這樣了。近來做起了東岳府君的皂役,既低賤又勞累,受盡了各種苦頭。而某位吏部的兒子也與我共事,數月前,新任判官到位,他在世時與那位吏部有交情,便將他的兒子轉到內班去了,現在從事錄事工作。我父的親朋好友多是手握大權之人,難道不能托托他們,讓他們幫兒子我免除這份苦差事嗎?”父親醒來後很傷心,千方百計想門路力圖為兒子辦好這事兒,然而陰陽相隔,沒什麽辦法可行。於是寫了千餘字的一封信,到東岳廟焚燒,內容大致是求東岳君照顧他的兒子。

之後夢見兒子來告訴他說:“我父的書信被看門人扣下,幸好沒有到東岳君手裏;要不然,就惹禍了。東岳君豈是可以為私事來走後門兒的呢?兒今打探到寅伯父(譯者註:寅,指同僚。寅伯父即對父親同僚的稱呼)張虹將要擔任東岳府的掌簿,於某日到任。父親應當趕快去一趟他家,賄賂二萬錢,求他斡旋,那麽兒就可以免除此役了。”父親醒來後回想著這事,因而認為:“張虹,是我最為要好的朋友。這點小小要求,還有必要行賄嗎?況且此事純屬虛渺,只怕白白浪費錢財而實無用處。”於是只找張虹說了此事,並沒有送去賄賂。張虹愕然,說道:“我要死了嗎?果真有這事,不須叮囑了。”父親再次表示感謝後離開。到了那一天張虹果真死了。

十多天後,兒子再次托夢告訴父親說:“我父吝惜錢財,對我的事不僅毫無幫助,相反受其虐待了。兒屢次拜謁張公,求他以侄兒之禮接見,都被守門人喝退。最後讓我見了他,張公怒道:‘我與你父親偶爾同在一起做過官,只是在威望和氣勢上相互依存,本來就無天倫骨肉之愛,也少有金珠幣帛之交。即使是陽世間相互請托,也不能落個不受賄賂的虛名就替人屈身折節地辦事,何況是幽冥之間,時間環境都變了。我既與你父親無交情,則你也與我無幹涉,與其他的皂役一樣而已。且冥間法律不可輕犯,公門不可因私亂闖,你屢次犯了法規,法不可寬恕。不然的話,府君知道後,還說我因私才門庭若市呢。’杖責兒三十大棍逐出門外。兒以前說這些話時,已經預料到會有今日。倘若賄賂他,哪能會這樣呢?即便那個吏部的兒子對那個判官,也不是空言相托的呀。”於是掩面哭泣而去。父親為此感到非常憤怒而醒,從此郁結成疾,數月後也死去了。

☆、段生

作者有話要說: 此篇翻譯略有刪節,敬請諒解!

原文:

段生者,逸其地與名,年十七八,神姿秀朗,時有潘岳、衛玠之目。自少失怙恃,家計貧乏,然鄉鄰戚友多器之,每所助其金錢,得不甚困。生既自負英特,銳意進取,亦念非毛錐穎脫。終不免窮鬼揶揄,因是而名心甚熾。應童子試,補諸生。鄉薦不售,乃從諸戚好醵金入太學。赴都應順天鄉試,覆落解。貧不能返,遂止京師,以圖再舉。

城東有小宅一區,素不靖,主人以是故,取值甚廉。生固不知也,稅居之。自夏徂秋,略無所異,惟紙窗石炕,孤悶無聊耳。

一夕,滅燭而寢,少頃而覺。乃在綃帳繡被中,蘭麝芬芳撲鼻。生驚起四顧,則漆幾銀缸。人影在壁。一女郎背燈而坐,釵光鬢影,隱躍撩人,而明珰玉佩,時姍珊作聲。生不禁毛磔,亟問:“此何地?爾何人?”女郎回眸斜盼,半露芳姿,少焉發聲如流鶯語燕,曰:“君自至此,君顧不知?吾不爾詰,反詰我耶?”言罷,仍轉靨背燈,微聞嘆息之聲。生故恇怯,不敢覆問,但蠕縮衾中,汗出如蒸,不覺昏然,竟成熟睡。既寤而殘月射窗,曉鐘切枕,依然獨眠孤館耳。遂以為夢。

次夜既寐,忽有人搖之醒,則前背燈女郎也,微笑而無言。生諦視之,有傾城冠世之姿,疑懼頓消,因推枕擁衾而坐,展問邦族姓氏。女低應曰:“天下固有如此倉卒客,兩次造訪,猶自不識主人氏族。兒姓杜氏,名蘭秋,本貫洛陽。初從父母,移家於此。”生因請謁其父母,女曰:“覆移去五載矣。惟兒與婢子小鈴居此耳。”覆問有親戚往來否,女曰:“無之。惟異姓姊妹數人,皆別宅而居。”生竊喜,稍以游詞侵之。女赤頰無言,俯頸撚雙帶而已,削玉纖纖,類麻姑手爪。生心大動,前握其腕,求與歡。女雖微拒,而冶蕩之態,漸覺不支,乃低罵曰:“何物小郎,作劇太惡,使世間無覆貞姜。”遂解衣登榻,成眷屬焉。抱璞含苞,依然處子也。

已而一婢款關入,手捧一器,置桌上,曰:“酪奴來矣。”青衣窄袖,夭冶殊常。既見生,作色曰:“誰家秀才不守法度,亟當使受水厄,以懲其拂墻花影之罪。”生聞言惶惑,莫知所對。女睨之而笑,以手揮婢曰:“去去!狡獪婢子,故以險語駭人,不顧書癡破膽耶?”婢徐徐匿笑而出。

女謂生曰:“此即小鈴,兒之私人也,姑弗恐。”生始敢縱息,徐悟水厄之說,叩女曰:“卿好茗飲乎?”女戲撫其腮曰:“虧殺小郎聰明穎悟到此,兒生平實有此癖,自謂女中盧仝,故婢子輩習聞此說。不識小郎枵腹,能為左紈素勁敵否?”生故嗜茶,應聲曰:“黃九之窮,半為車聲羊腸,七碗之技豈足道哉?”女曰:“書生大言恐眾,是其故智。姑試之。”遂攬衣下榻。

生從後戲捉其足曰:“新花著雨,莫眼擷否?”女回顧,怒之出目,臉潮忽生,無語可措,乃掣生衣衫睨之,擲地曰:“蘇季子貂裘敝矣,下第鯫生一寒至此,猶漫作醜態向人!”生不覺赧然踧踖,嘆息而起。女慰之曰:“前言亦戲耳。大丈夫不恥缊袍,寧慚敗絮?”即拾衣起,為生著之。

旋取碗傾茶對啜,生童稍解,且啜且嘆曰:“貧非病,何足怏怏!良以主司冬烘,致使書生眊矂,胸中棖觸,殊覺懊然!”女曰:“是尤不然。兒聞曹沫不恥三敗之辱,卞和不懼再刖之刑,忍以成之,艱以得之。觀其所為,志念深矣。即謂千金之弩,恥於再試,則摧撞折牙,永息機用,效妙手空空可也。士誠有才,何適不然,而自令若是?”生曰:“此老生常談,誰則不知?終身入其中,乍動於不及覺耳。且吾向者視卿,背燈太息,壹似重有憂者。以卿玉腕珠顏,妙齡芳齒,有何不釋?亦愁苦若此,豈其為郎憔悴乎?”女不覺愀然,曰:“兒之愁苦,甚於下第秀才。人孤似月,命薄如雲。回首當年,春風幾度,抱衛姬之深痛,比倩女之離魂,人世零丁,孰甚於此!”言訖,玉筋雙垂,嬌啼嗚咽。生亦淒然,淚承睫不能已,頻以袖為女拭面,慰以寬言。小鈴聞之,亦來勸勉。乃始止泣,淚痕縱橫粉頰,慘黛長眉尚壓盈盈秋水也。

於是傾茗覆啜,各飏愁襟,喁喁絮語間,已盡數器。女雙臉挑暈,若被酒然,愈覺妍媚撩人。生興狂不禁,辭言茶已不勝,欲飲藍橋瓊液矣。女哂曰:“觓茗瘕已取盈耶?未便築受降城,且再賜金莖露一杯。”使小鈴捧茶向生,生勉盡一碗,曰:“胸有奇渴,非苦荈所能消也。”小鈴置茶笑而出,女亦笑而止。遂覆就寢。生戲謂曰:“溫柔鄉中宿,死不為枉。”女曰:“本與君有夙緣,不圖於今夕了之。”生聞夙緣之說,轉滋疑抱,曰:“逆旅孤眠,不審何以有此?猶恐趾離戲我,非有夙緣,祗成幻夢,向梅花惆悵而已!”女曰:“天下恐無此夢,夢中恐無此人,人中恐無此景也。郎既垂涎於夢,則與郎同夢何如?”

生為解頤,然終疑之,乃伺女睡,私於茵下搜得繡履一只,藏之腰間,俟明日驗其真幻。初欲不寐達旦,緣與女狎,倦甚不支,因覆沈睡。至曉,女失所在。而履故存也,纖小類新月,花樣精巧殊倫,不異人間美人步蓮物。嘆詫久之,悟蕉鹿之非夢矣,而亦知其非人,疑懼填膺。凡三夕,目不交睫,獨寢如故也。既而心味其美,思念頗摯,日玩弄繡履,珍若連城,以為美人之貽,物在人亡,倍可惜也。

越四日,黃昏無聊,偃臥恍惚,覆眠繡榻。見女郎搴幃凝視,微批其頰,曰:“書生繡虎雕龍,乃盜人褻物何為?所謂穿窬之類,非子也耶?”生驚喜,應曰:“刺史不能守鞋,從者豈其竊屨?會須以此要盟耳!”時小鈴在側,佯怒曰:“酸子作賊,三日逋逃,今舌強猶爾,請令長跪捉跽,用懲厥後。”直前牽生下床,按令屈膝,女笑曰:“郎亦可憐矣,姑貸之。使出力自贖。”生亦笑曰:“武庫戈矛,隨身而具,奈無用武之地何?”小鈴曰:“昨高七姑折柬,約為秉燭游,想又負彼詩債,盍與小郎俱往,一角楚漢?”女曰:“微爾言,吾幾忘之。寧馨雅集,彼細酸技癢,當鍪弧先登,猶煩勸駕耶?”生笑曰:“既欲乞師解圍,乃用激將法,真智囊也。雖然,夜深矣,心旌不定,庸敢他出?彼倘問韓壽何來,將何以應?不且鴻離魚網乎?”女曰:“桃源女伴,皆司空見慣,無慮唐突。兒亦自有袖裏兵,用不著捉刀人。所以相屈者,誠慮小郎向隅耳。”生乃許之。小鈴前導。

甫出門,西風砭骨,涼露侵膚。片月東來,松陰檜影,蕭疎滿地。約三四矢地,燈光隱隱,射於林表。少頃而至,則甲第一區,繚以茅屋土室。叩環數聲,一女使啟關接入,徑造其堂。女向內呼曰:“不速之客來,主人何避之深耶?”俄有美人自內出,年可十□□,姱容情態,直與女埒。笑曰:“我謂是何嘉賓,乃紅拂妓攜偶偕奔耳。”生局蹐謙讓,唇舌無措。美人曰:“烏衣子弟,固如此哉?”生私詢小鈴,始知美人即七姑也。

七姑請入內,生惶恐稱不敢。女曰:“我郎即彼郎也,何遂以形跡拘拘?”即挽生先行。七姑罵曰:“妮子唇鋒刺人乃爾!”生至是已不覆畏,回首睨七姑,笑而謝之。七姑低鬟,略不應。既入內,素壁文窗,斐幾華榻;獸爐蘊香,一縷煙裊;圖書筆硯,位置駢羅。膏燭光中,遙見階前盆花比列,綠葉紛披。生問:“何花濃麗若此?”女使告曰:“斷腸花也。”生令秉燭觀之,胭脂點點,嬌楚可憐。回視諸女,皆有淒惋之色。

旋聞剝啄聲,令女使往應。頃之,偕數女而入。一年四十餘,面枯瘦,一年三十許;一年二十餘。各相見通款,則皆左右鄰女赴七姑之招者也。敘坐畢,仍設茗飲,供山果數品,殊雅潔。生始詳叩七姑家世,答曰:“兒高縣尹之女也。父官福州,留老母與兒居此。一月前,阿姐家迎老母去,猶未還也。”生曰:“大家風範,固自非常。”七姑偽詞酬對,吐納生新。諸女游詞浪語,無所不至。惟七姑正襟端坐,莊語不佻,然眉影眼波屬童於生,生頗惑之。

巳而年四十餘者曰:“七姑見召何為?”七姑捧茗碗而起,曰:“酒軍觴政,連日棼如。今玉郎在坐,不可以俗事敗意,但宜剪燭烹茗,各賦新詞。如詩不成,罰依玉川茶數。”年三十許者笑曰:“主人不欲破慳,徒以蘋蘩昭其忠信,乃侈然欲執牛耳耶?”年二十餘者曰:“亦可謂所持者小,而所求者大矣。”女曰:“良夜苦短,無事以口舌殺風景,便可從七姑之議,留為身後佳話。毋酒食是議,使舞文之士又賦《老饕》也。”眾皆發粲。

生意屬七姑,乃起而請曰:“群芳畢集,安用遠覓舊題?庭中秋海棠盛開,殊可賦詠。聞此花乃少女懷人、灑淚於地而生,真情花也!某已占就拙句,不識可呈觀否?”諸女皆曰:“善。”因授箋筆使書之。生書畢,徑授七姑,詩曰:

“豈讓無香種,芳名況覆同。夜深花不睡,應為怕秋風。”

年四十餘者閱之,睇女而笑曰:“爾家阿郎意別有在矣。”女曰:“得隴望蜀,薄幸郎類多如此,曷足怪哉!”生支詞以解之。

既而女與七姑詩皆成。七姑詩曰:

“秋日看花最可憐,碧雞空見梅棠顛。玉腰未識花成淚,誤到香霏小閣前。”

女詩曰:

“當年珠淚階頭濺,化作秋來花片片。玉骨長埋夜獨眠,柔腸斷盡無人見。”

年二十徐者曰:“七姑悲諒太甚,蘭娘愁怨無端,讀之使人感慨淒然,那覆有愉詞赴筆?不如且已。”生視諸女,眉黛間皆有恨色,謂己佻達所致,急自引咎。七姑曰:“薄命之人各有心事,非小郎之過也。”於是鄰女皆辭去。女亦謂生曰,“七姑與君有緣,君亦有心,盍止此以畢夙願?兒亦去矣。芙蓉鏡下,當覆相見。”七姑亦無語推拒,生心搖意奪,留止不能自主,而女已呼小鈴出戶矣。

女使旋即閉關,引生入七姑臥室,華煥與女室無異。少焉七姑亦入,背燈癡坐,不發一語。女使徐出,反為闔扉焉。生前揖七姑曰:“漏深矣,百無所求,唯乞早寢為幸!”七姑初不應,生逼不巳,乃低罵曰:“蘭秋陷我矣!”忽聞女使驚報曰:“夫人歸矣!”七姑變色,亟伏生於床而出。

俄聞有老婦聲自外而內,間曰:“茶具縱橫,何客至此?”七姑曰:“鄰姓姊妹也。”老婦又曰:“爾適見我,神色不定,何故?”七姑曰:“別阿娘久,故喜形於色耳。”老婦又曰:“非喜色,實懼色也。”旋見老婦入臥室,年近六十,面目凜然有怒色,詰七姑曰:“何得有男子氣?”七姑不能隱,遂告之。老婦大恚曰:“爾父居官不潔,故責報於爾耶?何中冓之醜如此!”七姑羞慚伏地,女使啟帷,提生耳出於衾中,長跪謝罪。老婦氣塞,半晌乃罵曰:“好秀才,禽行至此耶!”徐操梃撻女使數十,命逐生於大門外。門隨閉,猶聞內嘩不已。生倚於檐下聽之,聞老婦曰:“不看渠是進士,肯令出耶?”餘語嘈雜不可辨。遙聞群雞亂鳴,語聲遂寂。生亦倦甚,就檐下宿焉。

比醒而東方白矣,覺風露滿衣,蟲螀聒耳,仰見樹木蕭疎。群鳥啁哳,夜來房舍化為烏有,乃臥亂冢之間耳。驚愕而起,踉蹌而歸。距所居已二裏許,不識夜來何自而出,又若此其近也。

亟以所見語主人。主人不能諱,告之曰:“此宅實河南杜某所居。聞其有一女,末嫁而卒,一婢亦旋死。客所遇,其必此也。至高七姑雲雲,官地冢多,不知伊誰也。”生又問杜氏之墓,主人亦不知,但言客宜去,不然,且禍客。生細思他處房值必昂,無從措置,而心戀蘭秋之美,將殉而甘心;又念青娥皓齒,軟玉溫香,當非禍人者。仍堅請不去,主人無如之何,亦聽之。

入室,將取繡履示主人。履舊置枕下,則已不知所在矣。徘徊眷念,冀其覆見,久之杳然。因憶老婦“進士”之語,知必捷南宮,心轉安之。遂下帷攻苦,果於次科領鄉薦,明年覆成進士。

將理歸裝,一夕艨朧之際,見蘭秋姍姍而前,再拜曰:“知郎君垂註頗殷,非不相念,奈緣盡於此。所以覆見者,欲求念枕席之思,下及枯骨耳。兒向者不慎,逢怒於父母,迫而殞其生,婢亦坐是致死。未謀葬地,遂瘞於此室。郎君臥榻之下,即兒與婢之幽宮也。郎向者無力改葬,故不敢言。今則貴人矣,幸為別擇爽塏,更築新居,俾近七姑牛眠之地,則弱魄得所依倚,小婢亦受及烏之愛也。銜環之報,其敢不申!”因於袖中出一玉環授生曰:“此兒嬰年所弄,父母因以為殉,今以贈郎。雖不足以報德,亦金碗蕤鎖之意也。郎其毋辭,使兒抱歉九原!”生欲答之,胸中竟如物壓,不能出聲,手足亦不能運,但以首頷之而已。忽砉然一聲,驚寤而起,蘭秋已失所在。凝思久之,始悟“芙蓉鏡下覆見”之說。

次日,遂告主人,於炕下掘之,果得二棺焉。舁至官地,並瘞於向者所臥高七姑冢旁。立石碣二,一題曰:“洛陽美人杜氏蘭秋之墓”。一題曰:“杜蘭秋侍女小鈴之墓”。澆奠慟哭而歸。果於茵下得玉環焉,匣而藏之,珍為異寶。生後官至二千石。

譯:

一個姓段的書生,暫且不交待他的籍貫與名字,十七、八歲,神姿秀朗,當時人們將他比作美男子潘安、衛玠。他從小失去父母,家計貧寒,而鄉鄰、親戚朋友多器重他,時常得到他們的一些錢物資助,得以維持基本生活。段生對自己的聰明才智很自負,銳意進取,也常常想到如果不脫穎而出,終不免淪為窮鬼被人瞧不起,因而求取功名之心十分強烈。應童子試獲秀才,取得入官學資格。因未能獲得州縣舉薦,就跟幾位親戚好友湊錢入太學。後赴京都應順天鄉試,又落榜。因盤費不足,就留在京師,以圖再搏。

城東有處小宅,素來不安靜,房主人因這個緣故,要的租金十分便宜。段生並不知情,就租下住了。自夏到秋,沒出現過什麽怪異的事,只不過一天到晚對著枯燥的紙窗、石炕,感到很孤悶無聊而已。

這天晚上,熄滅蠟燭睡下,不一會兒又醒了,發現自己躺在綃帳繡被之中,蘭麝芬芳撲鼻。段生吃驚地坐起來四處張望,室內則是油漆過的幾案銀制的燈臺。一個人影投射在墻壁上。一位女郎背對著燈坐著,頭上的釵光鬢影,隱約撩人,而身上的明珰玉佩,不時叮當作響。段生不禁寒毛豎立,急切地問:“這是什麽地方?你是什麽人?”女郎側身斜望,半露芳姿,過了一會兒才流鶯語燕似的說:“君自己來到這裏,反而不知?我不問你,反倒問我呀?”說罷,仍轉臉背燈,只聽見輕微的嘆息聲。段生本來比較膽小,不敢再多問,只是將身子蜷縮進被子裏,汗出如蒸籠,不覺昏昏然,竟然睡熟。等到醒來時已經殘月照窗,遠處拂曉的鐘聲傳到枕畔,依然是獨眠孤館而已。因而以為是做了個夢。

第二天晚上入睡之後,忽有人將自己搖醒,正是前一晚上背燈而坐的女郎,微笑著不說話。段生仔細看她,發現她有傾城冠世之姿,一切疑懼頓時消解,於是推開枕頭抱著被子坐起來,詢問女子的家族姓氏。女子低聲回答說:“天下竟然有如此倉促的客人,兩次來我家造訪,兀自不知主人的氏族。我姓杜,名蘭秋,原籍洛陽。起初跟著父母,搬到這裏來的。”段生請求去拜謁她的父母,蘭秋說:“後來又搬走五年了。只留下我和婢女小鈴住在這裏。”又問有些什麽親戚往來不,蘭秋說:“沒有。只有幾個異姓姊妹,都住在別處。”段生心裏暗自高興,漸漸以一些不莊重的言辭挑逗她。蘭秋只是紅著臉不回應,低著頭搓撚著衣帶而已,玉手纖纖,類麻姑仙子的手指。段生心裏十分沖動,上前握住手腕求歡。蘭秋雖略作抗拒,但經不住那種誘惑,於是低聲罵道:“哪來的小郎,太惡作劇,讓這個世界上再沒有貞潔之人。”於是成其眷屬。

一會兒一個婢女敲門而入,手裏捧著一個器皿,放在桌子上,說:“茶來了。”婢女一身青衣窄袖,十分艷麗。一見到段生,拉下臉說:“誰家秀才這麽不守法度,快點讓他受‘水厄’,以懲戒他穿花拂柳之罪。”段生聞言十分惶恐疑惑,不知如何回答。蘭秋看著他笑一笑,對婢女揮揮手說:“去去!狡猾的丫頭,故意用話來嚇唬人,不怕嚇破書癡的膽嗎?”婢女偷偷笑著出去了。

蘭秋對段生說:“她就是小鈴,我的貼身丫頭,不用害怕。”段生這才敢大出氣,慢慢想明白“水厄”之說(譯者註:水厄,本義為被水淹死,後引申為喝茶。據說,三國以後才流行飲茶,起初有些人不習慣,戲稱為“水厄”。此處用為雙關,如說:用茶水淹死他),問蘭秋:“你喜歡喝茶?”蘭秋撫著他的腮說:“虧了小郎聰明能想到這,我生平實有喝茶的癖好,自稱女中茶仙盧仝,所以婢子們聽慣了這一說。不知道小郎空腹,能做左紈素(譯者註:左紈素,西晉大詩人左思之小女,善飲茶。典見左思的《嬌女詩》。這裏自比)的勁敵不?”段生也特別愛喝茶,回答說:“黃庭堅之所以窮,一半因為‘車聲羊腸(譯者註:車聲羊腸,出自黃庭堅詩句“曲幾團蒲聽煮湯,煎成車聲繞羊腸。”這裏代指茶)’,七碗之技(譯者註:七碗之技,出自唐代詩人、茶仙盧仝七言古詩《七碗茶》)算得了什麽呀?”蘭秋說:“書生先拿大話嚇人,這是老一套。姑且試一試。”於是抱起衣服下床。

段生開玩笑從後面抓住了她的腳說:“新花剛剛承受雨水,沒人只用眼睛來摘吧?”蘭秋回頭看他一眼,為他又來新花樣生氣了,而臉上忽生潮紅,找不到合適的話回答,就拽起段生的衣服看了看,扔在地上說:“蘇秦的貂裘破舊了,落第的書生窮成這樣,還好意思隨隨便便對人作此醜態!”段生不覺羞愧不安,嘆息而起。蘭秋又安慰他說:“剛才說的只不過是玩笑話而已。大丈夫不因為穿的破舊而感覺丟人,怎會為敗絮而慚愧?”立即撿起衣服,幫段生穿上。

旋即取來茶碗傾茶對飲,段生沈重的心情略有緩解,邊喝茶邊嘆息道:“貧並不是病,不值得讓人怏怏不樂!就因為主考官都是些迂腐淺陋的冬烘先生,才使得讀書人因失意而煩惱,胸中太多感觸,特別感到懊喪!”蘭秋說:“這也不全對。我聽說過曹沫不因為三次吃了敗仗感到恥辱,卞和不懼兩次刖足之刑,因其能隱忍得以獻玉,從艱難困苦中獲得成功。看他們的所作所為,意志信念深了。即李白所說的‘千金之弩,一發不中後不再試射,就應當摧折毀掉,永遠不再讓它可用’,做一個一無所有的妙手空空。士人真正有才,到哪裏不行,而讓自己如此苦悶?”段生說:“這些是老生常談,誰不明白?以將終身托入其中,因為一開始並不了解這些罷了。我之前看到你,背著燈光嘆息,也好像有很沈重的憂心事。以你的年輕美貌,有什麽放不下的,也愁苦成這樣,難道是‘為郎憔悴’嗎?”蘭秋不覺悲上心來,說:“我的愁苦,遠遠超過了落第秀才。如今人如孤月,命如薄雲。回首當年,也曾幾度春風,懷有漢成帝時衛姬一樣的深痛,好比離魂倩女,人世的孤獨淒涼,誰比這更甚!”言罷,鼻涕雙垂,放聲啼哭。段生也覺心中淒然,淚濕睫毛不能自已,頻頻用衣袖為蘭秋擦淚,用寬心話相安慰。丫鬟小鈴聽見後,也來勸慰。這才止住啼哭,然而粉臉上淚痕縱橫,慘黛的長眉上還都是盈盈的秋水。

於是傾茶再喝,各訴衷腸,在喁喁絮語之間,已喝完好幾壺。蘭秋雙臉顯出紅暈,像是喝多了酒一樣,越發看起來媚艷撩人。段生的狂興難以自禁,推辭說茶已經喝足了,說是想喝能讓人成仙的藍田仙窟的瓊漿了(譯者謂,此為隱語也)。女譏笑道:“化解郁結的苦茶已經喝夠了?我這裏還沒有做好接受你投降的準備,那就再賜金莖露一杯。”讓小鈴捧茶給段生,段生勉強再喝一碗,說:“胸中有奇渴,不是苦茶能消解的。”小鈴收拾茶具笑著走了,蘭秋也笑著不再喝茶。就又上床休息。段生戲言說:“溫柔鄉中宿,死也不冤枉。”蘭秋說:“我本與君有夙緣,不想在今晚就了結。”段生聽夙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